当前位置: 外文局 > 媒体关注
【人民政协报】杜占元:以文会友,共建人类文明百花园
发布时间:2024-05-13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

以文会友,共建人类文明百花园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访谈


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中国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

编者按:

环顾当下,世界格局、国际秩序和全球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二届中法全球治理论坛、2024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中国经济与全球机遇”高级别圆桌对话会等活动。在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中,他感受到以中法关系的稳定性应对世界不确定性、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景和希望。本报记者专访杜占元,请他结合本职与履职,以中法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为例,谈谈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思考。

在2024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杜占元(左一)向国外嘉宾介绍中华文化产品。

在坦诚交流中凝聚更多共识和智慧

学术家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在您看来,中法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应发挥怎样的担当作用?

杜占元: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法是特殊的朋友,中法关系是世界大国关系中一对特殊的关系。60年来中法关系发展的独特历史证明,不同制度、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间可以友好合作、互利共赢,这既能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也将为动荡变革中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法应该凝聚更多共识和智慧,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为开辟通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人类发展之路发挥大国应有的担当。

中法应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共倡真正多边主义。中法同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理应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等问题上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成为跨越欧亚大陆、联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稳定锚”。

中法应做全球发展的开拓者,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新动能。中法两国同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体,应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加强两国在贸易、产业、科技、清洁能源、第三方市场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

中法应做全球治理的引领者,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去年11月,中法碳中和中心成立,展现出双方推动低碳转型发展合作的雄心和成果,希望两国进一步协调立场、加强沟通合作,携手推进气候多边进程,共同守护好地球家园。

中法应做交流互鉴的实践者,共创文明和谐世界。今年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也将在7月举办,期待中法在文化、教育、旅游、青年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更加深化,以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为两国全方位合作奠定民心基础,也为彼此的文明进步提供新动力。

学术家园:中法两国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代表,其交往交流为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带来怎样的启发?

杜占元:中法相向而行,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更源于中法文明的相互吸引。中国儒学大师、翻译家辜鸿铭曾经说:“世界上似乎只有法国人最理解中国和中国文明,因为法国人拥有一种和中国人一样非凡的精神特质。”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国各自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也在漫长历史中树立了东西方文明相遇相知、交流互鉴的典范。

回首两国60年的交往历程,人文交流与合作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互办文化年、互设文化中心的国家,是第一个同中国开展青年交流的西方大国,也是第一个创办汉语教席的西方国家。目前,两国友好省区和友好城市数量、游客数量都在中欧之间居于前列。如今,中法两国的品牌性文化活动早已成为两国民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夯实了两国民心相通的基础。

人民的密切交往和友好情谊,是推动国与国关系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17世纪后半叶,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的五位“国王数学家”到访中国,其中的白晋返法后将《易经》等中国哲学典籍介绍到法国。1920年,100多名中国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寻求科学知识和救国真理,他们中就有年仅16岁、后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当代,中法间都有许多致力于文明交流的有识之士,也正因为有他们的共同努力,中国和法国、欧洲,乃至世界各国,才有了彼此了解、互信合作的契机。

面对国际舆论纷繁复杂的声音,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坦诚交流,中法将有更多有识之士成为两国合作的“思想者”和“践行者”,为打造更具战略稳定性和战略前瞻性的中法关系贡献力量。

更好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学术家园:您以及所在的中国外文局长期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请谈谈您在相关方面的工作思考与履职感悟。

杜占元:作为专业的国际传播机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的要求,中国外文局近年来积极推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比如与法国相关机构合作,举办了中法全球治理论坛、中法文明对话会、中欧美智库合作论坛等多场国际交流活动,合作出版法文期刊《中法对话》,翻译出版了众多法国文学艺术作品等,得到两国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和好评。通过中国外文局所搭建的对话平台,国内外专家学者间坦诚交流,促进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为中外交流和合作开辟更大空间、提供更好机遇,同时也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更多智慧。通过巴黎博览会等平台,中国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也更好地呈现在各国人民面前,与世界其他文明交相辉映。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期待能继续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更好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世界文明百花园。

基于工作性质,我在委员履职中更多关注加强中外交流互鉴方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是其中重要一环。特别是当前,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也深刻改变着国际传播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这就需要用好多元形态、多种平台开展国际传播,满足国际受众对中国多方面信息的需求。比如,创新国际传播的内容,既要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宏大的中国故事,也要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宏大的世界故事;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遵循精准传播、分众传播的原则,根据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中国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创新国际传播的手段方法,推动国际传播产品形态向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数据化、智能化转变,不断扩大传播受众覆盖面,提高面向国际受众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当然,还要将中华文明置于人类文明的百花园中,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明、中国道路、中国主张的广泛理解认同,帮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人民政协报》 ( 2024年05月13日第 12版)记者张丽

Baidu
map